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分形理论及M-B模型,引入微接触点域扩展因子,综合考虑微凸体弹性接触变形、弹塑性接触变形和完全塑性变形,进而考虑微凸体弹塑性变形阶段硬度随其几何形貌的改变而变化,建立对应的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模型.通过软件仿真发现:考虑微凸体硬度随其几何形貌改变后,无量纲接触载荷较将硬度视为定值时要小,且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大,二者差异在逐渐增大;考虑微凸体硬度随微凸体几何形状改变而变化后,结合面无量纲法向接触刚度相较将硬度视为定值时大;无量纲法向接触刚度随着无量纲接触载荷、分形维数和塑性指数的增大而增大,但随着无量纲特征分形粗糙度的增大而减小.
推荐文章
考虑分布域扩展因子的结合面法向接触阻尼建模
分形理论
法向接触阻尼
损耗因子
分布域扩展因子
线轨滑台
应用改进分形理论及连续变形理论的机械结合面切向刚度建模
连续变形理论
改进分形理论
结合面
切向刚度
考虑临界变形量变化的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计算模型
结合面
法向接触刚度
分形几何
临界变形量
微凸体分布函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考虑硬度变化的结合面法向刚度建模
来源期刊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结合面 微凸体 硬度几何极限 弹塑性 接触刚度 分形模型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机械工程与材料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7-132
页数 6页 分类号 TH113.1
字数 36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2057.2017.02.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学良 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88 846 14.0 27.0
2 温淑花 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58 705 13.0 26.0
3 兰国生 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45 401 10.0 19.0
4 陈永会 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40 214 9.0 14.0
5 康振冉 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 0 0.0 0.0
6 屈倩楠 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结合面
微凸体
硬度几何极限
弹塑性
接触刚度
分形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3-2057
14-1330/N
大16开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窊流路66号
22-3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79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8489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