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回到"本源",虽则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哲学式创造,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完全解蔽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的实质,至多是为人们提供了"无限接近真相"的多样可能性.传统意义上的"本源"观,往往偏见式地强调"对事物或概念存在的根本性追溯",却忽视掉了"对'本源'自身的'本源'探究".抑或讲,"本源"并不是静止的、封闭的、不可分的、一劳永逸的存在,而是始终处于一种相对的、开放的、可再分的"本源+"状态.基于"本质特征"、"存在结构"、"问题域"等层面呈现"本源+"的全貌,并尝试回答其他相关基础性问题.
推荐文章
解析魏晋风度的精神本源
魏晋风度
玄学
名教
本源性问题驱动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践研究
小学课外阅读
本源性问题
实践研究
XML本源数据库开放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XML本源数据库
模型
开放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本源"观到"本源+"观
来源期刊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本源+ 接近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哲学·政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68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84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4869.2017.05.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诚德 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37 32 3.0 4.0
2 张晓锋 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5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本源+
接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6-4869
36-1288/TV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天祥大道289号,南昌工程学院学报编辑部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53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62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