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动物是从单细胞生物中带鞭毛的领鞭毛虫演化而来的,但是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中,人们普遍认为动物身体内的多数细胞是不带鞭毛的,只有精子、呼吸道和输卵管的上皮细胞有能够摆动的鞭毛(称动纤毛).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就发现动物细胞上不能摆动的鞭毛(称静纤毛),但是由于不知其生理功能而不被重视.在21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多囊肾其实是与纤毛有关的疾病,随后对纤毛的研究才进入热潮.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脑脊液的流动和动物内脏位置左右不对称分布上动纤毛发挥关键作用.而静纤毛存在于动物的许多细胞上,含有各种感觉受体,成为动物细胞接收信号的“天线”.它们能够感知动物体内多种液体的流动情况,被动物用于监测血压、眼压、胆汁流动、尿液流动和感知骨骼负荷;动物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自体感觉、细胞运动也是通过静纤毛接收信号的.在动物胚胎的发育过程中,静纤毛也负责细胞的信息接收,是Hedgehog(刺猬蛋白)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等的起始处.由于纤毛在动物体内的多种功能,纤毛功能障碍会导致全身性疾病,统称纤毛病(ciliopathy),包括嗅觉丧失、听觉丧失、视网膜退化、雄性不育、脑室积水、脑发育障碍、骨骼畸形、多指、多囊肾、多囊肝、内脏位置左右颠倒等多种症状.领鞭毛虫的另一个线状结构——领毛,演变成为动物细胞上的微绒毛,像静纤毛一样,成为细胞接收信号的“天线”,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自体感觉中发挥作用.因此鞭毛、纤毛和微绒毛一起,被认为是动物细胞上的多功能细胞器.
推荐文章
动物细胞悬浮培养流场动力与测控技术分析
动物细胞悬浮培养
流场动力与测控
生物反应器
参数测控
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结肠癌细胞微绒毛损伤的毒力分子研究
致病性大肠杆菌
Ⅲ型分泌系统
微绒毛
动物细胞悬浮培养过程神经网络逆解耦控制
动物细胞悬浮培养
神经网络
逆系统
解耦控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动物细胞的多功能细胞器——鞭毛、纤毛和微绒毛(3)
来源期刊 生物学通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鞭毛 纤毛 微绒毛 信息接收 个体发育 纤毛病
年,卷(期) 2017,(9) 所属期刊栏目 生物探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1
页数 4页 分类号 Q436
字数 465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钦士 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院 87 47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鞭毛
纤毛
微绒毛
信息接收
个体发育
纤毛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学通报
月刊
0006-3193
11-2042/Q
16开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
2-506
195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47
总下载数(次)
53
总被引数(次)
348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