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浓度为(0~90)mL/m3的臭氧在实验仓内进行熏蒸杀虫实验,分别得出不同臭氧浓度下5种主要储粮害虫的致死时间.实验发现,玉米象的致死时间最短,其次是谷蠹、长角扁谷盗和锈赤扁谷盗,赤拟谷盗的致死时间最长,可能跟害虫的活动习性和生理构造有关.在臭氧浓度为40mL/m3条件下测定各害虫的杀灭情况,得知粮仓中心点下层位置的杀虫效果最好,外围点上层位置的杀虫效果稍差,总体来说,杀虫效果理想.在臭氧浓度为40 mL/m3条件下测定各害虫不同虫态的致死时间发现,幼虫最容易杀灭,其次是成虫,最难杀灭的是虫卵和蛹,但只要保证熏蒸的时间和臭氧的浓度最终也能将虫卵和蛹一起杀死.
推荐文章
储粮害虫分类识别研究
储粮害虫
图像增强
特征提取
模式识别
BP神经网络
臭氧水不同作用方式对真菌杀灭效果的比较
臭氧水
白色念珠菌
黑曲霉孢子
杀灭率
常用储粮害虫防治方法介绍
储粮害虫
防治方法
基于可拓理论的储粮害虫分类方法研究
储粮害虫
可拓理论
物元矩阵
关联度
识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臭氧熏蒸杀灭储粮害虫效果的研究
来源期刊 食品科技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臭氧 熏蒸 浓度 致死时间 不同虫态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食品安全与检测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4-287
页数 4页 分类号 TS20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艳 10 4 1.0 1.0
2 谢更祥 7 9 1.0 3.0
3 王涛 5 13 1.0 3.0
4 赵阔 9 12 1.0 3.0
5 张红建 12 3 1.0 1.0
6 郑联合 15 24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64)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臭氧
熏蒸
浓度
致死时间
不同虫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科技
月刊
1005-9989
11-3511/TS
大16开
北京市宣武区广内大街316号京粮大厦
2-681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597
总下载数(次)
63
总被引数(次)
1045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