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TBC1 D24基因突变的婴儿局灶性肌阵挛癫痫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方法对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诊治的1例TBC1D24基因突变的婴儿局灶性肌阵挛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TBC1D24”“癫痫”及“TBC1D24”“Epilepsy”为关键词,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中心(NCBI)、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Pubmed )建库至2016年4月收录的论文进行检索。总结TBC1 D24基因突变患儿临床表现及基因突变特点。结果患儿男,入院时2岁3月龄。因“反复抽搐2年”于2015年9月入院,发育较同龄儿迟缓。患儿于3月龄出现局灶性肌阵挛发作,不伴意识障碍,多在入睡后数分钟缓解,持续几小时至十几小时不等,每3~7天发作1次。6月龄出现局灶性肌阵挛继发全面性肌阵挛发作,伴有意识水平下降但未完全丧失,入睡后约半小时左右发作可缓解,每3~4个月发作1次。两种抽搐方式中左右两侧均不固定。入院体格检查发现患儿行走不稳,肌张力偏低,指鼻欠稳、欠快。视频脑电图显示发作期未见明显异常放电。基因突变分析发现患儿TBC1D24基因存在复合杂合错义突变:c.730G>A,p.A244T和c.1571G>C,p.R524P,其中前者遗传自父亲,后者遗传自母亲,均为新发突变。应用Polyphen-2和MutationTaster预测显示前者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和后者氨基酸序列相对保守,均显示潜在的致病性。文献检索共收集9篇文献(均为英文)包括本例患儿共24例患者,共发现10个TBC1D24突变,其中1个为移码突变,1个为终止突变,剩余8个均为错义突变;11例为复合杂合突变,13例为纯合突变。结论不伴意识障碍的婴儿期长程的局灶性肌阵挛发作,病因未明时,建议进行TBC1D24基因检查。
推荐文章
眼球阵挛-肌阵挛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眼球阵挛-肌阵挛综合征
儿童
文献复习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中药治疗 进行性肌阵挛癫痫7型验案1则
进行性肌阵挛癫痫
通督调神
针药结合
痫病
脾虚痰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TBC1D24基因突变的婴儿局灶性肌阵挛癫痫一例并文献复习
来源期刊 中华儿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癫痫 肌阵挛 基因, TBC1D24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与实践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3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6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578-1310.2017.01.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慧君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研所分子诊断中心 43 182 8.0 10.0
2 李文辉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科 10 20 3.0 4.0
3 周水珍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科 76 297 9.0 13.0
4 吴冰冰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研所分子诊断中心 37 75 5.0 7.0
5 张林妹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科 20 75 5.0 8.0
6 王新华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科 14 43 5.0 6.0
7 张赟健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科 5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6)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癫痫
肌阵挛
基因, TBC1D24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儿科杂志
月刊
0578-1310
11-2140/R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2-62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33
总下载数(次)
32
总被引数(次)
1156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