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正>近年来,媒体曝光的一系列冤错案件把司法机关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司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遭遇了严峻的挑战。所以,在完善刑事程序和证据制度的同时,加强对刑事证据推理方法的探索是十分必要的。刑事证据推理的日常思维模式及其弊端对于我国现有的刑事证据推理模式,理论界和实务界有着各种概括,比如“印证证明模式”“客观验证模式”等。笔者认为,从刑事证据推理科学化的角度,我们不妨将我国传统的刑事证据推理模式称为“日常思维模式”。
推荐文章
刑事证据转化为行政证据研究
行政证据
刑事证据
转化
证据推理的进展及存在问题
证据推理
数据融合
专家系统
教学设计:从经验思维到设计思维
教学设计
经验思维
设计思维
证据的层次推理技术及其应用
层次推理模型
综合评价
证据理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我国刑事证据推理模式的转型:从日常思维到精密论证
来源期刊 社会观察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72
页数 3页 分类号 C91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封利强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9 17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社会科学文摘
月刊
2096-1979
31-2120/C
大16开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328室
4-918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6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01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