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比肺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使用Tomo技术和BrainLab技术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分别选取单一肺转移瘤、两个肺转移瘤、三个肺转移瘤和四个肺转移瘤病例各一例,PTV体积为2.89±1.15 cm3.使用Tomo和BrainLab计划系统分别进行计划设计,每次剂量5 Gy,总剂量50 Gy并覆盖95%PTV体积的处方剂量,比较治疗计划的脊髓、双肺和其它正常器官的DVH曲线、靶区的CI和HI指标.[结果]Tomo计划设计的靶区剂量的适型指数CI=0.687±0.075、均匀指数HI=1.0314±0.0700,BrainLab计划设计的靶区剂量适型指数CI=0.571±0.042、均匀指数HI=1.0764±0.1241,两组HI和CI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值均小于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Tomo计划的靶区CI和HI指标均优于BranLab计划.BrainLab系统中的脊髓的低剂量要高于Tomo计划,而两组正常器官和双肺的剂量无明显的差异,肺的V20均小于10%.[结论]对于最长径小于4 cm的小体积的肺转移瘤,应该优先使用Tomo技术.
推荐文章
全脑及局部转移灶同步推量螺旋断层调强放射治疗与静态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比较
脑转移瘤
全脑放射治疗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
调强放射治疗
剂量学
脑胶质瘤共面、非共面容积旋转调强及螺旋断层放射治疗技术的剂量学比较研究
脑胶质瘤
非共面旋转调强
共面旋转调强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
剂量学
脑转移瘤放射治疗的剂量学研究
脑转移瘤
序贯加量调强放疗
同步加量调强放疗
剂量学
两种精确放射治疗系统在周围型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剂量学中的应用
周围型肺癌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
动态多叶准直器(DMLC)
容积旋转调强(VMAT)
精确放射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肺转移瘤SBRT放射治疗技术中Tomo计划同BrainLab计划的剂量学研究
来源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体部立体定向放疗 肺转移瘤 断层螺旋调强治疗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观察与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1-796
页数 6页 分类号 R44|R56
字数 117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伯天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治疗科 5 18 2.0 4.0
2 赵文斌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治疗科 3 1 1.0 1.0
3 黄剑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治疗科 5 11 2.0 3.0
4 牛绍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治疗科 1 0 0.0 0.0
5 沈国平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治疗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12)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体部立体定向放疗
肺转移瘤
断层螺旋调强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双月刊
1672-3554
44-1575/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
46-141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4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023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