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氯化血红素催化氧化巯基形成二硫键的反应进行了研究, 发现N,N-二异丙基乙胺(DIEA)的加入可以提高氯化血红素的催化活性, 并降低其在氧化过程中的自聚现象.在室温及少量DIEA存在下, 将氯化血红素和巯基乙酸甲酯按摩尔比1∶4 混合于pH=8.0的水溶液中, 敞口搅拌反应20 min, 可以催化空气氧化90%的巯基乙酸甲酯形成相应的分子间二硫键产物.该催化氧化体系还可应用于多肽合成中, 在相同条件下, 只需2 h即可完成还原型催产素和利那洛肽的氧化环合, 生成高产率的催产素和利那洛肽环肽.与传统的氧化方法相比, 氯化血红素催化氧化的方法具有高效、 环保的优点, 为多肽合成中二硫键的形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推荐文章
H2O2氧化对肉牛血红素蛋白构象与氧化性质的影响
血红素蛋白
卟啉环结构
二级结构
氧化性质
选择性氧化形成三对二硫键合成齐考诺肽
多肽
二硫键
齐考诺肽
药物合成
有机介质中氯化血红素催化邻苯二胺氧化反应的研究
氯化血红素
中间体
2,3-二氨基吩嗪
有机介质
表征
氯化高铁血红素衍生物催化鲁米诺发光的研究
鲁米诺
化学发光
过氧化物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氯化血红素催化氧化巯基形成二硫键
来源期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氯化血红素 氧化 二硫键 催产素 利那洛肽
年,卷(期) 2017,(6) 所属期刊栏目 分析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52-1058
页数 7页 分类号 O629.72
字数 55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03/cjcu2016094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静 138 485 10.0 18.0
2 张鸣 350 181 7.0 12.0
3 李建 34 81 6.0 7.0
4 葛巍巍 2 5 1.0 2.0
8 宗良 5 5 1.0 2.0
9 董俊军 4 5 1.0 2.0
10 隋少卉 2 5 1.0 2.0
11 吴为辉 2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氯化血红素
氧化
二硫键
催产素
利那洛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月刊
0251-0790
22-1131/O6
大16开
长春市吉林大学南湖校区
12-4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69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3391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