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和内容越来越丰富,使得智能手机的用户体验快速提升.Android系统在整个智能终端市场上占了重要份额,但由于它的开放性,导致它成为恶意代码的主要攻击对象.文中以Android系统为研究平台,对Android自身架构与安全机制、恶意应用程序的分类和漏洞产生的原因,以及Android操作系统中恶意程序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展望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推荐文章
基于JDWP的Android应用程序恶意行为检测研究
Android应用程序
动态检测
JDWP
恶意行为分析
使用Android系统机制的应用程序恶意行为检测
Android
系统机制
恶意行为
函数摘要
基于SVM的Android应用程序安全检测综述
Android应用程序
安全检测
SVM
恶意行为
恶意代码
漏洞
Android系统恶意程序检测技术在电子取证中的应用
Android
安全机制
静态检测
逆向工程
电子物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Android系统恶意应用程序的研究
来源期刊 网络空间安全 学科
关键词 Android 安全 恶意应用程序 漏洞检测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安全软件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1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254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朝清 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 12 2.0 2.0
2 白浩 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 2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87)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Android
安全
恶意应用程序
漏洞检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网络空间安全
月刊
1674-9456
10-1421/TP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66号赛迪大厦18层
82-938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9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100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