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综合自然地理学作为自然地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在中国的兴起并非“伊萨钦科讲学”的偶然,而是与之相关的理论体系构建、专业人员培养、中外历史传承及社会实践需求的综合结果.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一直以实践性为宗旨,围绕着自然区划、土地变化、景观服务等不同的综合视角,经历了从农业区划、生态区划到综合区划研究,从土地类型、土地资源到土地系统研究,从景观格局到景观功能与服务研究等主题的演进,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和深化.新形势下,综合自然地理学将以人地耦合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过程耦合、区域集成为综合方向,以景观可持续性为重点领域,以大数据及高新技术为方法支撑,探索新的综合途径.
推荐文章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教学探讨
自然地理
野外实习
教学改革
对策建议
民族地方高校不同专业自然地理学课程差异化教学改革探索
自然地理学课程
差异化教学
改革
民族地方高校
自然地理学发展的历史与动态初探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理论
方法
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自然区划、土地变化到景观服务:发展中的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学
来源期刊 地理研究 学科
关键词 综合自然地理学 自然区划 土地变化 景观服务 人地耦合系统 景观可持续性
年,卷(期) 2017,(10) 所属期刊栏目 观点与争鸣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19-1833
页数 1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21/dlyj201710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仰麟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34 7656 50.0 84.0
2 吴健生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83 3641 33.0 59.0
3 彭建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43 7575 49.0 83.0
4 刘焱序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3 1445 21.0 38.0
5 杜悦悦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 172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46)
共引文献  (4519)
参考文献  (7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133)
二级引证文献  (6)
194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6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6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8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0(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2(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5(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1996(3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7)
1997(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1)
1998(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2)
1999(4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00(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3)
2001(4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02(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0)
2003(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04(5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8)
2005(5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1)
2006(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3)
2007(5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8)
2008(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8)
2009(51)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6)
2010(4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3)
2011(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7)
2012(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3)
2013(7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71)
2014(69)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61)
2015(24)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6(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1)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综合自然地理学
自然区划
土地变化
景观服务
人地耦合系统
景观可持续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理研究
月刊
1000-0585
11-1848/P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2-110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72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1568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