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立体图像的视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立体图像的视觉舒适度,本文从定量的角度对影响立体图像舒适度的视差范围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源立体图像采用像素平移方法得到测试立体图像集,通过大量的主观实验得到测试立体图像的舒适度平均意见得分(MOS,mean opinion score)值;其次,基于视觉显著性特点,采用自适应权重立体匹配方法计算各区域的视差值,以测试各区域视差值对整幅立体图像舒适度的影响程度;最后通过转换公式将舒适立体图像的视差范围转换为视差角形式,以便将本文方法推广到其他类型的显示设备.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所用显示设备中,满足舒适要求的像素平移量为-40~90(左移40 pixels至右移90 pixels);当立体图像中心显著区域的水平视差在-0.3882°~0.8514°范围内时,其舒适度在可接受范围内,而视差范围为-0.2713°~0.7813°时舒适度达到最佳;最后将本文方法推广到常用显示设备,并给出了常用显示设备的舒适视差范围,为立体图像和视频的制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推荐文章
立体图像生成的视差控制
视差
汇聚与调节冲突
立体融合区
深度获取
视差立体图像中的∑面描述
视差
立体图像
浮画
基于显著性分析的立体图像视觉舒适度预测
立体图像
视觉舒适度评价
视觉显著图
协方差矩阵
Sigma特征集
视差立体图像中的Π面描述
视差
立体图像
等高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深度感知和主观评价的影响立体图像舒适度的视差范围研究
来源期刊 光电子·激光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舒适度 立体视差 主观评价 立体匹配
年,卷(期) 2017,(9) 所属期刊栏目 图像和信息处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5-1054
页数 10页 分类号 TN919.8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136/j.joel.2017.09.04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丹 8 24 3.0 4.0
2 李素梅 36 192 6.0 13.0
3 李永达 2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1)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舒适度
立体视差
主观评价
立体匹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电子·激光
月刊
1005-0086
12-1182/O4
大16开
天津市南开区红旗南路263号
6-123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85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603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