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北京地铁6号线朝阳门站至东大桥站区间隧道采用平顶直墙结构垂直密贴下穿既有2号线朝阳门站.采用FLAC3D模拟分析了密贴下穿施工引起既有地铁车站结构沉降规律,据此提出了下穿施工期间既有地铁车站结构沉降控制方案,并基于现场监测数据对既有地铁车站结构沉降进行了分析与安全性评价,主要取得以下认识:下穿段两沉降缝间的既有地铁车站结构为沉降控制的重点区域;区间隧道下穿施工期间,初支背后回填注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既有地铁车站结构沉降,千斤顶顶升则是既有地铁车站结构沉降控制的关键措施;隧道开挖初期既有地铁车站结构沉降显著,根据现场监测数据及时调整千斤顶顶升力并加强注浆质量,确保了下穿施工期间既有地铁车站的结构安全.研究成果可为城市新建隧道密贴下穿既有地下结构等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及参考.
推荐文章
暗挖地铁车站下穿既有地铁隧道施工控制
地铁车站
下穿施工
浅埋暗挖法
隧道沉降
道床沉降
抬升注浆
盾构隧道近距下穿既有地铁车站沉降控制措施研究
盾构隧道
预埋桩基
近距离下穿
数值模拟
沉降控制
隧道下穿地铁拟换乘车站施工监测与安全分析
隧道工程
地铁车站
风险评估
第三方监测
隧道下穿引起的既有地铁结构沉降规律分析
隧道
下穿
地铁结构
沉降规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隧道下穿既有地铁车站施工结构沉降控制案例研究
来源期刊 岩土工程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密贴下穿 结构沉降 注浆加固 顶升技术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短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9-766
页数 8页 分类号 TU475|U45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779/CJGE201704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成平 北京交通大学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3 1893 25.0 43.0
5 张旭 北京交通大学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9 229 10.0 15.0
9 王剑晨 12 129 7.0 11.0
10 韩凯航 北京交通大学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 196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0)
共引文献  (222)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135)
二级引证文献  (36)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8(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0)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34)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20(1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铁车站
密贴下穿
结构沉降
注浆加固
顶升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土工程学报
月刊
1000-4548
32-1124/TU
大16开
南京市虎踞关34号
28-62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70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599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