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微生物矿化沉积的裂缝自修复技术能够有效地实现混凝土裂缝的自诊断和自修复;然而,如果混凝土中微生物矿化沉积过程中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掺量不足,则可能限制其裂缝自修复效果的充分发挥.以科式芽孢杆菌为自修复剂,以膨胀珍珠岩为修复剂载体,研制出一种新型裂缝自修复混凝土.主要考察乳酸钙掺量对基于科式芽孢杆菌矿化沉积的混凝土裂缝自修复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修复养护28 d后,研制的自修复混凝土表现出优越的裂缝自修复能力,最大修复裂缝宽度达到0.67 mm,为普通混凝土最大裂缝修复宽度的2.23倍;并且乳酸钙掺量对混凝土裂缝自修复效果影响较大,随着乳酸钙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裂缝自修复能力显现出先上升后趋于平稳的趋势,当乳酸钙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分数的1.75%时,混凝土的裂缝最大修复宽度达到最大.
推荐文章
利用微生物修复混凝土构件裂缝的方法
混凝土
裂缝
微生物
碳酸钙
修复
混凝土裂缝的微生物自修复效果
混凝土
裂缝
微生物
自修复
效果
基于微生物矿化技术的水泥基材料早期裂缝自修复
微生物
水泥基材料
早龄期
自修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乳酸钙掺量对基于微生物矿化沉积的混凝土裂缝自修复效果的影响
来源期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微生物 矿化沉积 裂缝自修复 乳酸钙 掺量
年,卷(期) 2017,(31)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7-152
页数 6页 分类号 TU528.01
字数 437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珠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240 2356 22.0 39.0
2 赵林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48 185 8.0 11.0
3 张家广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15 34 4.0 5.0
4 冯涛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10 30 4.0 5.0
5 周梦君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6 30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生物
矿化沉积
裂缝自修复
乳酸钙
掺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技术与工程
旬刊
1671-1815
11-4688/T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2-734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642
总下载数(次)
83
总被引数(次)
11390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