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药品中氯代乙烷类毒性杂质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ECD),DB-624(30 m×0.53 mm,3.0 μm)毛细管色谱柱,程序升温,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1,1-二氯乙烷在0.104 1 ~ 10.41 μg·mL-1,1,2-二氯乙烷在0.022 04~2.204 μg· mL-1,1,1,1-三氯乙烷在0.123 4~4.935 ng·mL-1,1,1,2-三氯乙烷在5.105~510.5 ng·mL-1,1,1,1,2-四氯乙烷在0.400 0 ~ 20.00 ng· mL-1,1,1,2,2-四氯乙烷在2.068~41.36 ng· 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平均回收率在94.0% ~ 102.0%,RSD为1.5% ~4.4%,检出限分别为26.03,5.510,0.031 25,1.027 8,0.050 00和0.258 5 ng·mL-1.结论:所建立的气相色谱法能够快速、准确、灵敏的检测药品中氯代乙烷类杂质的含量,为药品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推荐文章
气相色谱法测定卤代醚时萃取剂的选择
卤代醚
萃取剂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测定溴乙烷研究
溴乙烷
气相色谱法
工作场所
空气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鱼胆中的五氯酚
固相微萃取技术
气相色谱法
五氯酚
鱼胆
气相色谱法测定盐酸贝西沙星中氯乙烷残留量
盐酸贝西沙星
氯乙烷
气相色谱法
遗传毒性杂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法测定药品中氯代乙烷类毒性杂质
来源期刊 中国新药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法 药品 氯代乙烷类化合物
年,卷(期) 2017,(21)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0-2624
页数 5页 分类号 R91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法
药品
氯代乙烷类化合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新药杂志
半月刊
1003-3734
11-2850/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钟寺东路太阳园11号楼2603室
82-488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40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8595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