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取决于细胞密度的微生物通信机制,可调节细菌毒力因子分泌、生物膜形成、感受态和生物发光等行为.真菌群体感应系统10年前在法尼醇控制致病多态性真菌白色念珠菌中的细丝化研究中被发现.研究显示法尼醇作为群体感应分子(QSM)对宿主和其他微生物发挥多种作用;还发现芳香醇酪醇是控制白色念珠菌生长、形态发生和生物膜形成的另一群体感应分子.在酿酒酵母中,发现另两种芳香醇苯乙醇和色氨酸是在氮饥饿条件下调节形态发生的群体感应分子.此外,类似于群体感应的种群密度依赖性行为已在几种其他真菌中描述.本综述总结了目前发现群体感应效应的几种关键真菌物种,并重点阐述了研究较多的白色念珠菌和法尼醇作用的微观机制研究进展.
推荐文章
群体感应分子——法尼醇与白色念珠菌的相互作用
群体感应分子
白色念珠菌
法尼醇
耐药性
菌丝形成
法尼醇耐受
真菌的群体感应现象及群体感应分子(QSMs)研究进展
真菌
群体感应
群体感应分子
生理效应
白色念珠菌
调节曲霉属真菌毒素合成的群体感应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脂氧合物
G蛋白信号途径
氧化应激
群体感应
曲霉属真菌
群体感应系统对细菌耐药的调控作用
群体感应系统
细菌耐药性
生物被膜
外排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真菌群体感应分子法尼醇及其作用机制
来源期刊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真菌 群体感应 信号分子 白色念珠菌 法尼醇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食品分析与检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2-868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548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启和 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 79 898 17.0 27.0
2 牛永武 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 4 5 1.0 2.0
3 吴嘉南 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 7 8 2.0 2.0
4 顾頔 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 2 3 1.0 1.0
5 柯慧慧 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真菌
群体感应
信号分子
白色念珠菌
法尼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半月刊
2095-0381
11-5956/TS
大16开
北京市100029-27信箱
200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545
总下载数(次)
41
总被引数(次)
235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