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学校教育的基础是人的可塑性,同时人发展的复杂性又决定了教育的复杂性。人的可塑性是因为人的社会性发展,而人的复杂性是基于人性发展的不同,人性是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基础。中国传统哲学中一直有性善论和性恶论的"钟摆现象",在近现代西方哲学冲击下,对人性本体的追问经历了从"人性是什么"到"人的存在方式"的转变。本文所要探讨的不是哲学本体论意义上的人之存在方式的探讨.
推荐文章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提升方法
'互联网+'
高校女大学生
思政教育质量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提升方法
"互联网+"
高校女大学生
思政教育质量
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工作探析
高等院校
思政教育
管理工作
教育扶贫视域下大学生教育实习模式探索
教育扶贫
大学生实习
教育实习模式
定点双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学生存在方式教育醒思的学生工作视域
来源期刊 福建教育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校学生工作 现代西方哲学 教育理论与实践 中国传统哲学 人的社会性 哲学本体论 教育场域 学校教育 从学 教育意蕴
年,卷(期) 2017,(3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3
页数 4页 分类号 G4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魏登尖 51 20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校学生工作
现代西方哲学
教育理论与实践
中国传统哲学
人的社会性
哲学本体论
教育场域
学校教育
从学
教育意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建教育
周刊
0427-7058
35-1017/G4
16开
福州市鼓屏路162号
34-1 34-26 34-123 34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477
总下载数(次)
94
总被引数(次)
301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