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柑橘生长中后期、运输和贮藏期间由真菌危害造成的烂果现象十分普遍.2016年对采集自江西赣州果园的柑橘病果进行了组织分离、柯赫氏法则验证和病原菌鉴定,明确病原菌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进一步发现该病菌可以侵染苹果枝干和果实,引起腐烂.这是首次关于B.dothidea侵染柑橘果实的报道.
推荐文章
围小丛壳菌山茶专化型与葡萄座腔菌复合侵染引致茶褐枯病
茶树
葡萄座腔菌
围小丛壳菌山茶专化型
复合侵染
鉴定
脉冲磁场对葡萄座腔菌生长及侵染的影响
脉冲磁场
葡萄座腔菌
致病力
菌丝
细胞结构
葡萄座腔菌科研究进展——鉴定,系统发育学和分子生态学
葡萄座腔菌科
分子生态学
系统发育关系
遗传多样性
分子标记
韦伯虫座孢菌对柑橘黑刺粉虱的防治研究
韦伯虫座孢菌
黑刺粉虱
综合防治
生物防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葡萄座腔菌侵染柑橘果实的报道
来源期刊 植物病理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采后病害 柑橘 葡萄座腔菌 苹果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病原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4-158
页数 5页 分类号 S432.4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926/j.cnki.apps.00012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采后病害
柑橘
葡萄座腔菌
苹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病理学报
双月刊
0412-0914
11-2184/S
大16开
中国农业大学植保楼406室
82-214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0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61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