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血色子午线》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科马克·麦卡锡的重要代表作。小说从一个没有姓名的孩子视角出发,用犀利的笔触再现了十九世纪中期美墨边境真实发生的种族屠杀事件。本文试从尼采体验的“永恒回归”视角出发,考察麦卡锡在其创作中对信仰坍塌的后上帝时代所进行的生命意义的探寻,并由此得出结论:只有意识到永恒回归的必然性,主动并乐于体验这种循环运动,人类才有可能获得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成为生命的强者。而麦卡锡在小说中所表现出的包容性哲思,也为日渐衰落的美国当代南方文学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推荐文章
解读高职语文教材中的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
语文教材
儒家
道家
试论教师生命意义的遮蔽与澄明
教师生命
意义
遮蔽
澄明
人的生命
教育过程
社会活动
教育活动
生命意义的教育学述评
生命意义
生命教育
教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后上帝时代的生命意义探寻:从尼采体验的“永恒回归”解读《血色子午线》
来源期刊 世界文学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血色子午线》 永恒回归 后上帝时代 生命意义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54
页数 10页 分类号 I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荆瑞歌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色子午线》
永恒回归
后上帝时代
生命意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文学研究
季刊
2330-5258
武汉市江夏区汤逊湖北路38号光谷总部空间
出版文献量(篇)
161
总下载数(次)
189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