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主要以佛教心理学对人生的启迪进行分析。佛教心理学是心灵的科学;佛教对人生乃至对一切有情的"喜怒哀乐"的根源在哪里?这个问题早在2500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就已经给出了答案。佛教心理学,就是洞察人的"喜怒哀乐"的根源,切入点就是必须了解因果关系,这样才能真正地找到幸福源泉。佛教用"要知过去因,现在受着是;要知未来果,现在造着是"的三世因果关系、四谛、四摄等来解释人生的"喜怒哀乐"。
推荐文章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启示
教育心理
课堂与学校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心理学原理对教学设计的启示
美国心理协会
以学习者为中心
教学设计
浅议积极心理学对构建和谐班级环境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
班级环境
时期
浅谈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因材施教
教学方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佛教心理学对人生的启示
来源期刊 宗教心理学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佛教 无明 因果 心理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5-122
页数 8页 分类号 B8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嘉木扬·凯朝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1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佛教
无明
因果
心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宗教心理学
年刊
北京市西城区华龙大厦B座1605室社会科
201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