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调查了云南省某蔬菜种植大县417户蔬菜种植农户自家食用的蔬菜来源、收集了其中377户农户家中的776份用于自食的蔬菜样本并采用PR-12N 快速农药检测仪定性检测了其中的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情况,以研究农户对农药导致的食品安全风险的认知和自我保护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农户们知道在蔬菜种植过程中使用农药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并且通过主要食用自家自留地中专门种植的不使用农药或者很少使用农药的蔬菜来规避这一风险.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来自农户自留地的蔬菜样本其农药残留阳性率(6.10%)低于来自大田(13.73%)和购买于市场的蔬菜样本(12.66%),后两种来源的蔬菜样本农药残留阳性率几乎是自留地蔬菜样本阳性率的两倍而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69,0.005<P<0.010).提示农户的这种自我保护行为在减少农药相关的食品安全风险方面有一定效果,然而,由于在商业性蔬菜种植中大量使用农药所导致的环境污染,这种自我保护行为的效果是有限的.此外,农户的这种自我保护行为可能对新颁布的食品安全法提出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产生消极影响.
推荐文章
从食品安全风险特点的角度看我国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法律制度
食品安全风险
人人参与
人人负责
人人共享
原则
食品安全的刑法保护
食品安全
刑法保护
植保技术使用对食品安全的风险
风险
植保技术
食品安全
基于大数据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模式探索与实践
食品安全
社会共治
大数据
效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来自农药的食品安全风险:农户的自我保护行为和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来源期刊 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 学科
关键词 蔬菜农药残留 农户自我保护行为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5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565字 语种 英文
DOI 10.5814/j.issn.1674-764x.2018.0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艳芳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11 1.0 3.0
2 方菁 昆明医科大学健康研究所 25 78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蔬菜农药残留
农户自我保护行为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
双月刊
1674-764X
11-5885/P
大16开
北京安外大屯路甲11号
2010
eng
出版文献量(篇)
78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5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