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朗西埃在《图像的命运》一书中,认为格林伯格对现代绘画图像的'平面性'判断,既不符合现代艺术思潮的真正走向,更可能会让图像走向终结。作为对格林伯格的反驳,朗西埃提出了图像命运的另一种可能:图像物感和意义'双重诗意'在现代解除再现体制的束缚后,在'大型并列'的混乱中找寻'共同的尺度',即'图像句子'。朗西埃基于其'感性分配'的政治哲学视野,从图像的物感和意义同源的'双重诗意'角度,对当代艺术图像做出了精准的判断。但另一方面,执着于图像的意义呈现,甚至强行召唤意义,也使得朗西埃对抽象艺术图像的物感呈现理解过于窄化,以致过于偏狭地理解了抽象艺术。
推荐文章
图像处理中的质量评价简析
图像质量
主观评价
客观评价
误差
试论俄狄浦斯悲剧性命运的内涵
俄狄浦斯
悲剧性命运
内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图像的命运去往何方?——简析朗西埃《图像的命运》中的艺术批判
来源期刊 外国美学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朗西埃 诗如画 格林伯格 平面性 共同的尺度 双重诗意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8-151
页数 14页 分类号 J20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一骢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4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朗西埃
诗如画
格林伯格
平面性
共同的尺度
双重诗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外国美学
半年刊
16开
北京市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