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明代士大夫有着多重生活空间,其对于不同心理生活空间的界定往往构成其迥异的思想选择与处世方式.王阳明幼年接触佛老思想使他形成了自我意识凸显的个性.随着融入主流文人群体,王阳明的心理生活空间有了填充式的转变,即公共心理空间的纳入并成为其生存方式的主要依据.弘治十五年因病辞官归余姚,而复官后其心理生活空间呈现为融私人与公共空间相融合的特征.
推荐文章
王阳明“良知”说解读
良知
是非之心
规范
德性
王阳明哲学思想探微(上)
王阳明
良知
本体
功夫
境界
浅析王阳明“心学”思想体系的三大结构
龙场
悟道
儒家
“心学”
浅论王阳明散文语言特点
王阳明
散文
语言特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重心理生活空间中的王阳明——兼论王阳明早期文学、思想的渐变特征
来源期刊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王阳明 多重空间 身份认同 文学特征 思想渐变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文史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8,31
页数 4页 分类号 I206.2
字数 536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靳超 西南大学文学院 1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王阳明
多重空间
身份认同
文学特征
思想渐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月刊
1008-5823
62-1145/G4
16开
兰州市城关区雁儿湾路191号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401
总下载数(次)
30
总被引数(次)
136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