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微纳测头是精密测量机的关键部件,其刚度特性直接影响坐标测量机的整体性能.基于压杆失稳原理,构造一种具有变刚度特性的新型微纳测头.利用压电装置驱动柔性机构变形以改变柔性支撑梁的轴向受力和横向刚度,从而改变约束支撑机构的整体刚度.综合考虑测头的刚度特性、结构稳定性和解耦性等因素,构造出基于十字交叉型悬臂梁支撑的变刚度微纳测头.利用最小势能原理构建微纳测头约束支撑机构的刚度模型,基于模型获得所需压电驱动力大小.通过有限元仿真得到测头刚度随压电驱动力变化的曲线.对比刚度理论计算值与仿真值,分别得到微纳测头约束支撑机构的轴向刚度及横向刚度的平均相对误差.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的刚度理论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研究结果为该新型微纳测头的变刚度控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推荐文章
新型悬丝约束支撑微纳测头的变刚度特性分析
变刚度
悬丝支撑
柔顺机构
应力刚化
刚度模型
微动磨损测试微摩擦测量头刚度标定
测试系统
微动磨损
刚度标定
低频往复摆动
一种新型柔性静电吸附变刚度结构
变刚度
柔性电极
静电吸附
斜裂纹转子刚度特性分析
斜裂纹
转子刚度
时变特性
开裂纹
呼吸裂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微纳测头刚度模型及变刚度特性分析
来源期刊 工程设计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微纳测头 压杆失稳 变刚度 最小势能原理 刚度模型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建模、仿真、分析与决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1-717
页数 7页 分类号 TH72
字数 29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85/j.issn.1006-754X.2018.06.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迎鸽 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40 219 8.0 13.0
2 刘向阳 安徽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5 5 2.0 2.0
3 吴耀东 安徽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5 5 2.0 2.0
4 刘坤 安徽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8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1)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纳测头
压杆失稳
变刚度
最小势能原理
刚度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设计学报
双月刊
1006-754X
33-1288/TH
大16开
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6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70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