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COI基因对柴达木盆地部分蚤种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旨在完善蚤类传统形态分类法的不足.方法 PCR扩增68份蚤类标本的COI基因片段(约600 bp)并进行测序和比对;用MEGA 6软件的K2-P双参数模型计算种内及种间遗传距离,以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 共测得柴达木盆地19种蚤的68条COI基因序列,种内遗传距离0.01%~2.9%,种间遗传距离3%~15.4%,种间遗传距离显著大于种内遗传距离.结论 NJ树显示同一物种形成高支持率的单系,种间分支很明显,表明COI可以作为DNA条形编码基因对柴达木盆地的常见蚤类进行物种鉴定.
推荐文章
利用DNA条形码COI基因分析我国重要贝类系统进化关系
DNA条形码
线粒体COI
贝类
系统进化
海马、海龙基于COI条形码的DNA分子鉴定
海马
海龙
DNA条形码
COI
鉴定
COI基因DNA条形码技术在福建省蜱类鉴定中的应用
COI基因
蜱类
DNA条形码技术
分子鉴定
系统发育
福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COI基因的柴达盆地常见寄生蚤种的DNA条形码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COI基因 DNA条形码技术 分子标记 物种鉴定 柴达木盆地
年,卷(期) 2018,(12)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7-1111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84.3
字数 26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94.2018.00.19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英 53 209 6.0 13.0
2 赵延梅 18 74 5.0 8.0
3 李海龙 14 82 3.0 9.0
4 杨汉青 18 30 3.0 4.0
5 何建 10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COI基因
DNA条形码技术
分子标记
物种鉴定
柴达木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月刊
1002-2694
35-1284/R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津泰路76号
34-46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9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3847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