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试验测评纳米CuO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离子化水平及其对细胞毒性贡献率.方法 粒径为40和200 nm的近球型CuO纳米颗粒 (CuO-NPs) 用于测试.以超滤离心滤过液中铜元素的含量代表CuO-NPs的离子化水平.ICP-MS方法 用于铜元素含量测定.细胞毒性试验设CuO-NPs (40和200 nm粒径) 组、CuSO4组、HPMC组和无处理组.在添加和不添加D-青霉胺 (D-PA) 情况下给A549细胞染毒, 分别于染毒后6和24 h采用刃天青法测算细胞抑制率 (IR) 并计算离解铜离子对细胞毒性贡献率.结果 在CuO-NPs-DMEM/F12体系中, 40和200 nm CuO-NPs在孵育6 h时滤过液中铜离子测定浓度分别为 (3.6±0.1) 和 (2.8±0.2) mg/L, 在孵育24 h滤过液中铜离子测定浓度分别为 (3.9±0.1) 和 (1.8±0.1) mg/L, 上述两个时间点下40 nm CuO-NPs滤过液中铜离子测定浓度均显著高于200 nm CuO-NPs (P<0.05) .细胞毒性试验结果 显示, 在添加D-青霉胺情况下, 40和200 nm CuO-NPs对A549细胞作用6 h的细胞抑制率分别是64.7%和47.2%, 作用24 h的细胞抑制率分别是87.5%和70.9%.在不添加D-青霉胺情况下, 40和200 nm CuO-NPs对A549细胞作用6 h的细胞抑制率分别是90.3%和69.4%, 作用24 h的细胞抑制率分别是95.2%和86.0%.求得40和200 nm CuO-NPs对A549细胞作用6 h的离子化毒性贡献率分别为28.3%和32.0%, 作用24 h的离子化毒性贡献率分别为8.1%和17.6%.结论 CuO-NPs在体外培养体系中发生离子化现象, 离子化水平与CuO-NPs粒径和时间有关.离子化对CuO-NPs细胞毒性具有一定贡献.
推荐文章
壳聚糖修饰对细胞摄入和细胞毒性的影响
壳聚糖
化学修饰
纳米复合物
细胞摄入
细胞毒性
阳离子化改性纳米纤维素的合成及其脱色性能
纳米纤维素
接枝
阳离子化
絮凝剂
脱色
Fe3O4纳米颗粒细胞毒性的研究
纳米颗粒
细胞毒性
转录变化
常见人工泪液细胞毒性评价
人工泪液
HCECs
细胞毒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米CuO离子化水平及其对细胞毒性影响观察
来源期刊 环境卫生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氧化铜纳米颗粒 离子化 细胞毒性 贡献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科研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3-167
页数 5页 分类号 R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421/j.cnki.hjwsxzz.2018.03.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氧化铜纳米颗粒
离子化
细胞毒性
贡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卫生学杂志
双月刊
2095-1906
11-6000/R
16开
北京宣武区南纬路29号
2-608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5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03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