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目的:小间距隧道的工程难点主要是群洞效应以及中间岩柱的稳定性问题,国内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浅埋、城市环境以及一般围岩环境,针对挤压性围岩中的小间距问题研究甚少.基于此,本文以兰渝铁路新城子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计算及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挤压性围岩中小间距隧道导洞的作用效果,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挤压性围岩小间距隧道,邻洞的存在对主洞开挖的影响包括中间岩柱的塑性变形和邻洞的变形释放,两种变形效应叠加产生相互影响;(2)先行洞室开挖的影响范围为掌子面前方1.5B,掌子面后方2B;(3)先行导洞的作用,可以明显减小后行洞室扩挖时对先行洞室的影响,同时本线的位移减小至无导洞的10% ~20%,影响范围降至1.5B之内;(4)新城子隧道变形统计分析显示,后行左线变形小于右线11.6%~20.4%,当采用导洞应力释放后,左、右线平均值及最大值减小7%~20%;(5)该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挤压性围岩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超前导洞在高地应力小间距隧道开挖施工中作用效果分析
高地应力
小间距
隧道施工
应力释放洞法
台阶法
偏压、错台小间距隧道施工位移场动态模拟分析
偏压
小间距隧道
相互影响
三维数值模拟
小间距暗挖隧道加固方案研究
浅埋暗挖
小间距
土层稳定
增强控制
小间距隧道爆破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分岔隧道
小间距
爆破监测
动力特性
频谱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城子隧道小间距段导洞作用效果计算分析
来源期刊 铁道工程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挤压性围岩 小间距 导洞 数值计算 隧道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隧道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94
页数 6页 分类号 U455.4
字数 29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106.2018.01.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剑 52 380 10.0 18.0
2 宋冶 11 89 6.0 9.0
3 刘志强 31 213 7.0 14.0
4 王仁杰 3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7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挤压性围岩
小间距
导洞
数值计算
隧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铁道工程学报
月刊
1006-2106
11-3567/U
16开
北京市复兴路69号中国中铁广场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82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36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