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摘要:
为提高强震区隧道洞口软硬围岩交接段的地震安全性,本文依托老鹰窝隧道工程洞口段,利用有限差分计算软件FLAC3D进行三维动力响应分析,对全环接触注浆、全环间隔注浆两种围岩注浆抗震措施作用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1)两种注浆方式均能有效减小隧道二衬结构的动力响应内力,改善隧道结构的受力特性,从而提高隧道整体的抗震性能;(2)地震荷载作用下,软岩隧道动力响应强于硬岩,且离软硬围岩交界面越近,响应越大;(3)从减小衬砌结构响应内力的角度来说,全环间隔注浆抗震性能优于全环接触注浆.研究成果可为强震区隧道洞口段抗震设防设计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隧道洞口浅埋偏压段两种围岩注浆措施的抗震效果分析
隧道工程
洞口浅埋偏压段
接触注浆
间隔注浆
抗震效果
地震高烈度区隧道软硬围岩交接段减震层减震效果分析
高烈度地震区
隧道工程
软硬围岩交接段
减震层
强震区穿越软硬交界面铁路隧道结构抗震技术研究
铁路隧道
动力响应
渐进式注浆
强震区
软弱围岩隧道洞口段失稳机制分析与处置技术
软弱围岩
浅埋偏压
失稳
数值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强震区隧道洞口软硬岩交接段围岩注浆抗震措施效果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洞口段 软硬围岩交界面 接触注浆 间隔注浆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分析与评价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6-102
页数 7页 分类号 U452.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031/j.cnki.issn.1003-8035.2018.04.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铁林 北京交通大学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4 228 8.0 15.0
2 崔光耀 北方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51 177 8.0 12.0
3 张玉 北京交通大学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8 155 6.0 12.0
4 王泽军 北京交通大学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1 1.0 1.0
5 马军辉 3 11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6)
共引文献  (225)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隧道工程
洞口段
软硬围岩交界面
接触注浆
间隔注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双月刊
1003-8035
11-2852/P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1990-01-01
汉语
出版文献量(篇)
253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95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