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天然高分子海藻酸钠(SA)和壳聚糖(CTS)为基础,采用成球-复合-交联的方法制备SA/CTS复合吸附微球.采用响应面优化设计方法,针对微球的铅离子吸附量和在水中的溶胀度,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原理设计实验来探究最佳的微球制备工艺条件,确定主次影响因素,建立二次回归方程,通过模型优化获得复合吸附微球的最佳制备条件:SA质量分数2.68%、CTS质量分数0.94%、氯化钙质量分数1.43%.在此条件下,模型预测SA/CTS复合吸附微球对铅离子的吸附量为31.48 mg·g-1,在水中溶胀度为93.7%,与实测值基本一致,表明该模型方程可为SA/CTS复合吸附微球的制备提供指导.最后对制备的微球进行红外光谱和SEM表征.
推荐文章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氟苯尼考缓释微球制备工艺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
复凝聚
微球
氟苯尼考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壳聚糖复合海绵的制备工艺
响应面分析
壳聚糖复合海绵
制备
优化
两性霉素B脂质体-微球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两性霉素B脂质体
肺靶向微球
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
响应面法优化黄秋葵超微粉制备工艺
黄秋葵
超微粉
响应面法
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SA/CTS复合吸附微球制备工艺的响应面优化研究
来源期刊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海藻酸钠 壳聚糖 复合吸附微球 响应面法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3-268
页数 6页 分类号 O636
字数 29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31/issn.1000-2243.1709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卫英 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64 703 14.0 23.0
2 李晓 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88 986 18.0 27.0
3 喻珍林 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2 3 1.0 1.0
4 罗锡恒 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1 0 0.0 0.0
5 叶卓亮 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海藻酸钠
壳聚糖
复合吸附微球
响应面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0-2243
35-1117/N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大学新区学园路2号
34-27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19
总下载数(次)
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