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过往对维权行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底层群体,本文选取了知识群体中的医生、教师、艺术家、作家以及记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这一群体在维权表达行动中符号的产制与隐喻.本文发现,一方面,作为拥有高度符号化表意实践能力的行为主体,知识群体的维权符号具有不同于底层维权的抽象性,通过行为艺术的身体叙事进行奇观化的视觉抗争.另一方面,受“层中层”想象的影响,知识群体在行动过程中也会借用“弱者框架”,这种精英身份与底层叙事的混合使得抗争符号呈现出“临时的标出性翻转”特征.
推荐文章
文化标出性中的符号意义变迁与回应
意识形态
资本
解码
文化标出性
小学生数学抽象性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
抽象性思维
培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层中层”的想象与行动:知识群体维权符号的抽象性与标出性
来源期刊 新闻大学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知识群体 维权符号 框架借用 抽象性 标出性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新媒体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120
页数 10页 分类号 G20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小安 43 197 9.0 13.0
2 杨绍婷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9)
共引文献  (483)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9(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1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知识群体
维权符号
框架借用
抽象性
标出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闻大学
月刊
1006-1460
31-1157/G2
大16开
上海市邯郸路440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内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18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218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