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节流后分散相液滴粒径的准确估值是研究低剪切节流阀的关键,然而现有节流后液滴粒径估值模型的计算结果差异较大,迄今缺乏估值精度和适用性评价等方面的专门研究.文章通过孔板节流室内实验,分析了现有湍流场内液滴破碎后粒径估值模型的精度和适用性;讨论了分散相液滴单次节流后最大粒径与多次节流后稳定粒径间的对应关系;提出了不设实验常数的液滴单次节流后粒径估值模型.结果 表明:现有液滴粒径估值模型含有与分散相黏度相关的实验常数,缺乏普适性;在考察的分散相粒径范围内,液滴单次节流后最大粒径为多次节流后稳定粒径的2.74倍;当入口分散相粒径远小于节流孔孔径时,所提出的估值模型计算得到的粒径值与实测d95粒径间平均误差不大于17.2%.
推荐文章
改进的Scheibel萃取塔中分散相的停留时间分布模型
改进的Scheibel萃取塔
停留时间分布
多釜串联模型
乳胶基质体系分散相粒度分布研究
乳胶基质
分散相
粒度范围
油包水
分散相微观形态对稠油乳状液流变性的影响
分散相
微观形态
流变性
乳状液
稠油
油水两相分散流液滴粒径预测模型
油水两相流
分散流
液滴
粒径
预测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实验的孔板节流后分散相粒径估值模型研究
来源期刊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黏度 粒径估值 实验验证 液滴破碎 孔板节流 含油污水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传递现象与单元操作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4-1321
页数 8页 分类号 TQ027.3
字数 50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9015.2018.06.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家庆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274 2922 28.0 37.0
3 姬宜朋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36 125 7.0 10.0
9 张倩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3 4 1.0 2.0
10 米彤 1 1 1.0 1.0
11 胡义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2 6 1.0 2.0
12 程玉雪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黏度
粒径估值
实验验证
液滴破碎
孔板节流
含油污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双月刊
1003-9015
33-1141/TQ
大16开
杭州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27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