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减少有用眼电信号的损失,提出一种小波包分解和异常值检测(WPT-OD)去除眨眼信号的新方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小波包方法将原始信号进行分解,得到低频分量进行重构;然后应用异常值检测中三种常用的准则,即肖维勒准则、 皮尔斯准则和修正箱线图法确定眨眼信号的区域,并将该区域置零.实验发现,WPT-OD的平均正确率达到98.9%,其中修正箱线图法效果最好,其去眨眼信号与原始信号相关性高达95.33%,损失率仅为4.17%.实验表明:WPT-OD算法能够准确地确定无意识眨眼的起点和终点,可保留更多的有用信号且与原始信号的相关性强.
推荐文章
基于小波奇异点检测和阈值去噪的眨眼伪迹去除方法
小波变换
奇异点检测
阈值去噪
眨眼伪迹
小波包分析与奇异值分解(SVD)叠前去噪方法
去噪
小波包分析
奇异值分解法
自动追踪
相干干扰
面波
基于眼电的阅读状态检测研究
眼电信号
数学形态学
特征提取
阅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波包分解结合异常值检测自动去除眼电中眨眼干扰的方法
来源期刊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眼电图 小波包 异常值检测 眨眼信号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0-866
页数 7页 分类号 TP29
字数 38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31/issn.1000-2243.1737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建国 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福建省医疗器械和医药技术重点实验室 34 65 5.0 7.0
2 李玉榕 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福建省医疗器械和医药技术重点实验室 60 454 12.0 19.0
3 陈东毅 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福建省医疗器械和医药技术重点实验室 15 21 3.0 3.0
4 王田 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福建省医疗器械和医药技术重点实验室 6 18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眼电图
小波包
异常值检测
眨眼信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0-2243
35-1117/N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大学新区学园路2号
34-27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19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46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