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如何客观有效地评价融合图像质量,是融合技术发展与装备应用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图像对比度是衡量双波段灰度融合质量的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针对目前的图像对比度客观计算模型没有充分反映人眼视觉特性,从而影响模型计算结果与人眼视觉感受的一致性的问题.在各向同性局部对比度计算模型基础上,引入人眼视觉的亮度掩盖特性,提出图像感知对比度客观评价模型.使用模拟灰度图像以及人眼主观评价实验得到的15组不同真实场景融合图像的对比度评价数据来验证客观计算模型.结果表明,相比于4种经典的对比度客观评价模型,建立的图像感知对比度模型评价结果更符合人眼视觉感受,可以有效实现双波段灰度融合图像感知对比度的客观评价.
推荐文章
有效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研究
图像融合
红外图像
轮廓小波变换
可见光与红外CPCT彩色图像融合研究与实现
CPCT
彩色图像融合
融合评价
粒子滤波
融合跟踪
基于CNN与直方图规定化的红外与低照度可见光图像融合
可见光图像
红外图像
图像融合
直方图规定化
卷积神经网络
基于双边滤波和NSST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图像融合
双边滤波
高斯滤波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可见光与红外灰度融合图像感知对比度客观评价
来源期刊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灰度融合 图像对比度 客观模型 人眼视觉特性
年,卷(期) 2018,(7) 所属期刊栏目 光学与电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5-720
页数 6页 分类号 TN219
字数 40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5918/j.tbit 1001-0645.2018.07.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金伟其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光电成像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10 4324 34.0 5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灰度融合
图像对比度
客观模型
人眼视觉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月刊
1001-0645
11-2596/T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82-502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42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5726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