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技术,使用原子比4:1的镍钨合金靶,在不同氩氧比条件下制备了W掺杂的NiOx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分光光度计和光谱椭圆偏振仪(S E)对薄膜进行分析和表征,研究溅射过程中氧分压对薄膜形貌、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颗粒之间相互接触在薄膜表面形成片状结构;随着氧分压上升,薄膜中的颗粒尺寸减小,结晶程度下降,衍射峰的位置向小角度方向移动;光学透过率和光学带隙随氧分压上升而下降,而折射率和消光系数则随氧分压上升而增大.最优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电致变色器件结构为FTO/Liy WO3/电解质/W掺杂NiOx/ITO.器件在波长550nm处的光调制幅度为56.3%,着色态透过率为3.9%,褪色态透过率为60.2%.
推荐文章
离子液体电沉积制备Cu掺杂 NiO 电致变色薄膜及其性能
电致变色
NiO
电沉积法
掺杂
离子液体
锡掺杂对氧化镍薄膜电致变色性能的影响
氧化镍
电致变色
掺杂改性
光调制
氧化铟锡纳米晶薄膜的制备 及其电致变色性能
氧化铟锡
电致变色
纳米晶薄膜
智能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W掺杂NiOx薄膜的制备及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的性能
来源期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薄膜 磁控溅射 钨掺杂氧化镍 电致变色器件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4-878
页数 5页 分类号 O484.4+1
字数 27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4136/j.cnki.issn1673-2812.2018.06.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静 28 109 6.0 10.0
2 汪洪 20 35 3.0 5.0
3 孟凡禹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薄膜
磁控溅射
钨掺杂氧化镍
电致变色器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双月刊
1673-2812
33-1307/T
大16开
浙江杭州浙大路38号浙江大学材料系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78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24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