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BYOD”教学方式就是让学生自己带着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来到学校,并把这些设备(技术)用于学习。“BYOD”教学方式具有情境整合性、学习驱动性和生成多样性等特点。以苏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9.4(2)做菱形》一课为例,说明“BYOD”教学的基本环节:通过课前任务驱动性学习,促进学习资源创生;通过课中多维交互性学习,促进知能结构建构;通过当堂检测及时反馈,促进补偿强化学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运用“BYOD”教学,促进自觉生成——以《做菱形》一课为例
来源期刊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BYOD”教学 任务驱动 多维互动 “做菱形”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3
页数 6页 分类号 G4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建明 26 1 1.0 1.0
2 沈秋萍 5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BYOD”教学
任务驱动
多维互动
“做菱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月刊
1674-4632
32-1791/G4
16开
南京市湖南路1号凤凰广场A楼21层
28-402
200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75
总下载数(次)
343503
总被引数(次)
419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