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两千多年前的《高山》《流水》以其无穷的魅力,为中华文明留下了美丽的知音传说,也为武汉市中法友谊小学提供了特色发展的沃土。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伯牙子期传说”教育传承基地,学校积极挖掘和运用知音文化元素,将历史文化融人时代内涵,遵循小学生学知、明理、激情、导行的认知规律,将“知音文化”的内涵途释为:诚信、感恩、理解、交流、互助、和谐等12个字,由此提炼形成了学校“友与知长,谊于融成”的办学理念。
推荐文章
以草编文化为载体,推进基地特色课程建设
草编文化
特色课程
实践课程
高校校园特色文化的构建分析 ——以齐齐哈尔大学校园文化为例
校园特色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传播
学校文化特色建设实践:体验与反思
学校文化
文化特色
体验与反思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友与知长,谊于融成——以知音文化为载体的学校特色发展
来源期刊 成才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知音文化 特色发展 学校 非物质文化遗产 载体 《流水》 《高山》 中华文明
年,卷(期) 2018,(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F0003-F0003
页数 1页 分类号 G64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知音文化
特色发展
学校
非物质文化遗产
载体
《流水》
《高山》
中华文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成才
月刊
1005-6467
42-1090/C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兴业路136号武汉出版
38-430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87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2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