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教育是一个烙有个人印记的思考和感悟过程。作为一名长期在小学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笔者在不断思考“教育是什么”的问题,并且以一个行者的姿态去努力寻找教育的真谛,努力追求回归本源的教育。一、关于教育本源的思考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人性的培养与塑造。爱因斯坦说:“仅凭知识与技能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倡导者和力行者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上。”教育的结果是让学生获得知识,但获得知识并不是其结果的全部,因为在教育过程中.
推荐文章
创造和谐校园,塑造健全人格
创造
和谐
塑造
校园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历史教学
健全人格
和谐发展
归因方式与学生健全人格养成
归因方式
青少年学生
健全人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守望教育本源,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来源期刊 江西教育:综合版(C)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教育工作者 本源 健全人格 学生 学校教育 爱因斯坦 客观真理 道德标准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3
页数 1页 分类号 G45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江远萍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教育工作者
本源
健全人格
学生
学校教育
爱因斯坦
客观真理
道德标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西教育:综合版(C)
月刊
1006-270X
36-1048/G4
江西省南昌市红角洲赣江南大道2888号江
44-54
出版文献量(篇)
865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