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中国诗歌的现代转型中,尽管中国诗人能够在个人与时代、历史与现实的紧张关系中找到自己的诗歌主题和意象,但绝大多数人还是把语言作为一种工具来使用。张枣的诗学有其20世纪“语言转向”的人文背景,同时体现着对“纯诗”写作的偏爱。他对词与物、符号与世界关系的关联性、实践性理解让语言摆脱了工具论,他强调语言运用的“全部语义环境”,又体现了符号与世界、词与物相向开放、互相吸收、互相包容和互相承担的性质。
推荐文章
“现代汉语”模式化教学探索
“现代汉语”课程
教学模式
学生主体
能力训练
模因论视角下的现代汉语字母词
模因论
模因
现代汉语字母词
试论当前现代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现代汉语
语境
语用
词类
语言的纯洁性
《现代汉语通论》瑕疵小议
《现代汉语通论》瑕疵
宏观
微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张枣与现代汉语诗歌
来源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张枣 诗歌主题 语言转向 语义环境 纯诗 人文背景 语言运用 个人与时代
年,卷(期) 2018,(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151
页数 1页 分类号 I2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张枣
诗歌主题
语言转向
语义环境
纯诗
人文背景
语言运用
个人与时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月刊
11-4116/C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
2-465
出版文献量(篇)
502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