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云:“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笔者结合《内经》中阴阳对立制约又互根互用的复杂关系来理解:阴阳虚损,形气不足提示机体正气衰败,病情凶险,仅用针石,收效甚微.若用峻剂单纯补泻其中一方,极其容易出现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的病情变化.阴阳互根互生贵在以“和”,故“调和阴阳”乃阴阳两虚证的治则所在.治疗病机为阴阳俱损的复杂疾病时应首予甘药,调整已虚损但又不相和谐的阴阳,使其恢复平衡状态,如此阴阳便可源源不断相互资生,化生形气以固充机体.机体若能阴平阳秘,内外调和,则苛疾不起也.此法看似不着意于补,但补则自在其中,临证用之效如桴鼓.
推荐文章
基于“调神抗癌”针药结合治疗顽固性失眠并发卡波西肉瘤验案
卡波西肉瘤
顽固性失眠
针灸
中药
田建辉
浸取/气相色谱法表征发射药中钝感剂的浓度分布
分析化学
发射药
浓度分布
浸取/气相色谱法
钝感剂
樟脑
"腹三焦"取穴法与调气的思考
腹三焦
腹针全息理论
三焦理论
经络理论
三焦气化
王丽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针而调以甘药探微
来源期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学科
关键词 阴阳虚损 形气 甘药 调和 《素问》
年,卷(期) 2018,(8) 所属期刊栏目 医案医话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83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27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2779.2018.08.03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纪越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8 30 2.0 5.0
2 闫雪柔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5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阴阳虚损
形气
甘药
调和
《素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半月刊
1672-2779
11-5024/R
大16开
北京市复兴门南大街甲2号配楼知医堂101室
82-107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929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8715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