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当前的对外人文交流活动在增进外界对中国文化与社会的了解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离有效促进“民心相通”这个目标显然还有不小的差距,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偏重展示性的、炫耀性的单向输出方式,偏重文化展示和政府统筹而忽略民间社会的有机对接。
推荐文章
从民间宗教信仰看中泰文化交流
民间宗教信仰
鬼神崇拜
文化交流
从三焦理论阐释半夏泻心汤的临床活用
三焦理论
半夏泻心汤
临床活用
关联理论对衔接理论的阐释与补充
衔接理论
语篇连贯
关联理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人文交流到“民心相通”的理论阐释
来源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有效促进 展示性 政府统筹 输出方式 人文交流 民心相通 文化与社会 炫耀性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5-155
页数 1页 分类号 G6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有效促进
展示性
政府统筹
输出方式
人文交流
民心相通
文化与社会
炫耀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月刊
11-4116/C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
2-465
出版文献量(篇)
502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