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找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位点.[方法]选择血清型为O6:K5:H1的大肠杆菌Nissle 1917(EcN)作为试验菌株.通过λ-RED系统,突变其K抗原和O抗原合成基因,通过检测P1转导至这一系列突变株的转导效率来确定P1的侵染位点.[结果]双突变株EcNAkfiAAwaaG::Cm具有最高的转导效率.kfiA基因突变导致了K抗原缺失,waaG基因突变导致了LPS核心寡糖中第2位庚糖(Hepl)的暴露,使得P1更容易接触到HepⅡ,从而侵染细菌.[结论]研究认为HepⅡ很可能就是噬菌体P1的识别位点.
推荐文章
大肠杆菌Nissle 1917鞭毛蛋白部分高变区功能初步研究
大肠杆菌Nissle 1917
鞭毛蛋白
高变区
猪肠道大肠杆菌噬菌体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
大肠杆菌噬菌体
宿主谱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抑菌效力
益生菌大肠杆菌Nissle 1917抗逆性能、猪肠上皮细胞黏附率及抑菌效果研究
大肠杆菌Nissle1917
猪肠上皮细胞
IPEC-J2细胞
黏附性能
抗逆性能
耐热性能
抑菌效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噬菌体P1侵染大肠杆菌Nissle1917(EcN)机理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噬菌体P1 Nissle 1917 K抗原 O抗原
年,卷(期) 2018,(19) 所属期刊栏目 动物科学·生物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113,116
页数 4页 分类号 Q939.9
字数 39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8.19.03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贤轩 合肥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4 1 1.0 1.0
2 于晏璎 合肥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噬菌体P1
Nissle 1917
K抗原
O抗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