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浅埋彪水岩软岩隧道位于正在建设的香丽高速虎跳峡地下立交段,该围岩岩性主要为灰岩夹板岩、板岩夹灰岩,施工难度大、风险高,是浅埋彪水岩软岩隧道施工的主要控制工程.在建立合理工程地质模型的基础上,选取SC-1型典型软岩隧道断面作为研究对象,采用FLAC3D软件对二台阶预留核心土、单侧壁导坑、双侧壁导坑等,隧道工法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围岩受力、变形比较和分析,证明浅埋暗挖时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对于该隧道施工更为安全;围岩压力、拱顶沉降现场监测结果表明:采用双侧导壁法施工对彪水岩软岩隧道地表沉降控制更加有利、安全.但是,采用双侧导壁工法造价较高,所以在满足施工安全和地表沉降量需求的同时还应考虑施工成本因素,这对工法的评选有了更高的数值要求.本文根据数值模拟、现场监测、工程造价预算及地表沉降量要求,认为双侧导壁施工方案适用于本工程,也可以通过加强单侧导壁工法的支护参数来控制浅埋段地表沉降.该研究对类似隧道工法的评选具有重要的工程借鉴意义.
推荐文章
深埋硬岩隧道开挖破坏区数值模拟方法探讨
围岩破坏
本构模型
数值模拟
深埋隧道
Phase2
隧道开挖面
Mine-by试验隧道
开挖破坏区
浅埋偏压软岩隧道数值模拟及方案比选
浅埋偏压
软岩隧道
数值模拟
方案比选
软岩隧道光面爆破参数设计的数值模拟研究
数值模拟
光面爆破
软岩
超欠挖控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埋彪水岩软岩隧道开挖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期刊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浅埋软岩 彪水岩隧道 开挖方案 现场监测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其他信息技术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9-134
页数 6页 分类号 TU17
字数 31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9.06.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邹大晴 6 3 1.0 1.0
2 张少科 2 1 1.0 1.0
3 杨远怀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5)
共引文献  (12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浅埋软岩
彪水岩隧道
开挖方案
现场监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双月刊
1674-7461
11-5823/TU
16开
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院内综合楼403室
200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24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29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