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明中阳木枣系品种果实制干品质性状间的相互关系,构建其制干品质综合评价体系,以中阳木枣系19个品种果实为材料,利用相关分析和改良的因子分析对干枣单果重、制干率、干枣含糖量和干枣饱满度等14项品质指标进行分析,计算各品种果实品质因子综合得分,并进行优良度排序,筛选出中阳木枣系品种中适宜制干的优良品种;在此基础上,以中阳木枣系各品种的加权主因子得分作为新的变量进行Q型聚类分析,对中阳木枣系品种进行分类;运用判别分析对聚类结果进行判定.结果 表明:中阳木枣系品种干枣糖酸比、核重、干枣含酸量、干果单果重、鲜果单果重和抗裂果性6项指标性状差异较大;因子分析表明,前5个主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91.226%,能反映品质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因子综合评价得分排名前7名的中阳木枣系品种由高到低依次是临黄1号、晋园红、方木枣、长条枣、陕北长枣、木枣抗裂1号和板条枣;基于各品种加权主因子得分的聚类分析将19个中阳木枣系品种分为4类:临黄1号、晋园红、陕北长枣和长条枣这一类品种综合得分较高,制干性能好且抗裂性强,属于制干品质优良的品种;木枣抗裂1号、方木枣和板条枣这一类品种综合得分也较高、果个小、抗裂性较强且风味好,属于制干品质较优良的品种;木枣1号、帅枣1号、帅枣2号和帅枣3号这一类制干性能较差,其主要特点是果个大、肉质疏松、抗裂性较差,属于适宜加工蜜枣的品种;其余8个品种为一类,制干品质一般.判别结果验证了聚类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临黄1号、晋园红、陕北长枣、长条枣、方木枣、木枣抗裂1号和板条枣这7个品种制干品质较好,且抗裂性较强,在晋西沿黄丘陵枣区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可对中阳木枣系品种制干品质进行科学评价和分类,得出量化结果,全面、客观地评价了中阳木枣系品种制干品质的优劣,体现了评价方法和分类的有效性.
推荐文章
19个早中熟鲜食枣品种果实品质分析与综合评价
鲜食枣
品种
评价
主成分分析
晋西沿黄枣区新引入制干品种的试验研究
制干枣
品种
引种表现
综合评价
5个海棠品种果实品质分析及评价
海棠
果实品质
相关性分析
合理—满意度多维价值理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阳木枣系品种果实制干品质的综合评价方法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制干品质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综合评价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0-160
页数 11页 分类号 S665.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41/j.issn.1007-4333.2019.05.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强 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8 115 6.0 10.0
2 樊保国 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0 378 9.0 19.0
3 李月梅 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2 474 9.0 2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5)
共引文献  (551)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5(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6(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9(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0(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1(3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2(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13(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4(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6(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制干品质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综合评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月刊
1007-4333
11-3837/S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路2号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4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551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