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社会与历史脉络之中,历史教科书讨论的“中国”概念,可以有不同演绎。为了探究“中国”的不同演绎的原因,本文比较不同教科书中关于“早期中国”的不同论述。早期中国,可被定义为从中国文明开始至公元后220年的时代。早期中国是中国文明和国家的开端,非常重要。然而,历史教科书对此期间的“中国”相关概念的论述有相当多的变化,有三个原因可解释这些变化:第一,历史记录不完整,对有限史料的解读,引致了不同的对“中国”概念的演绎;第二,早期中国作为国家/文明的概念,仍在演化之中,这衍生不同的论述,以配合不同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可能性;第三,从20世纪开始,考古的发现,也不断改变有关中国国家与文明演变的论述。在此脉络中,我们选择研究在中国大陆(内地)、台湾、香港地区,以及美国与日本等地出版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以探讨对早期中国历史的不同叙事的背后的原因。本文所研究的教科书,都在1900~2010年代出版。我们讨论了这些教科书中与“中国”叙事相关的三个二元对立的主题:“中心和边缘”、“统一和分裂”与“传说和信史”。我们发现教科书撰写时的历史社会背景、作者的学术背景,以及学术共同体的知识积累都会影响到教科书中的“中国”叙事。
推荐文章
基于中小学美术教科书中中国画课例的分析
中小学
美术
中国画课例
现状
呈现特点
中国台湾国文教科书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注研究——以康轩版教科书为例
语文教科书
残疾人
群体形象
手语
盲文
特殊教育
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历史叙事探讨
新时期
少数民族文学
历史叙事
简析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
小学语文教科书
中国现当代文学
选文
特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以“早期中国”叙事为例
来源期刊 清华社会学评论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中国 历史 教科书 叙事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118
页数 12页 分类号 G6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钱继伟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 6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
历史
教科书
叙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清华社会学评论
半年刊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华龙大厦B座1605室社会科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