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筛选新型植物源杀菌剂,对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DC.地上组织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采用甲醇提取、液-液萃取、柱层析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从乙酸乙酯浸膏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利用质谱及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确定这6个化合物分别是epiashchantin (1)、ashantin (2)、sesartemin (3)、epimagnolin A(4)、epiyangambin (5)和diayangambin (6),均属于双四氢呋喃类木脂素.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3对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的菌丝生长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EC50值分别为14.3和11.0 μg/mL;化合物3、5和6对玉米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的菌丝生长也表现出抑制作用,EC50值分别为17.4、42.6和54.3 μg/mL.
推荐文章
玉兰花蕾骈双四氢呋喃型木脂素成分研究
辛夷
骈双四氢呋喃
木脂素
天然来源的四氢呋喃型木脂素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四氢呋喃型
木脂素
生物活性
抗肿瘤
抗氧化
杀虫
野艾蒿抑菌成分提取工艺的研究
艾蒿
超声波辅助
抗菌成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野艾蒿中双四氢呋喃类木脂素的提取分离及其抑菌活性
来源期刊 农药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野艾蒿 双四氢呋喃类木脂素 提取分离 抑菌活性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3-388
页数 6页 分类号 S482.29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801/j.issn.1008-7303.2019.003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志国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18 30 3.0 5.0
2 张贵龙 7 3 1.0 1.0
3 谢景宇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6)
共引文献  (71)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5(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7(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2(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野艾蒿
双四氢呋喃类木脂素
提取分离
抑菌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药学学报
双月刊
1008-7303
11-3995/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
2-949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3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55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