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致痫灶定位是难治性癫痫治疗中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应用癫痫脑网络的动态分析方法,辅助临床进行致痫灶定位及病理研究.方法 使用5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发作起始附近(发作前2s到发作后4 s)的立体定向脑电(stereo electroencephalograph,SEEG)数据,基于衰减皮尔森相关系数与替代数据检验方法,对脑区间的功能连接进行评估.通过加窗截断实现动态脑网路构建,对癫痫脑网络进行动态分析.结果 在发作起始阶段,致痫灶脑区间的正相关连接较强,致痫灶与非致痫灶间正相关连接较少,致痫灶之间与非致痫灶之间网络连接模式具有差异性.结论 致痫灶与非致痫灶之间的衰减皮尔森相关网络连接模式具有差异.此方法对临床致痫灶定位有一定辅助作用,也适用于基于其他功能连接参数进行脑网络分析.
推荐文章
基于网络到时间序列的癫痫脑电信号分析
复杂网络
时间序列
癫痫
Kendall等级相关
基于Kendall改进的同步算法癫痫脑网络分析
electroencephalogram
癫痫
Kendall等级相关
复杂网络
基于脑网络和TSK模糊系统的癫痫脑电识别
脑电信号
复杂网络
模糊系统
机器学习
脑磁图脑功能连接网络癫痫棘波识别方法研究
静息态脑磁图
脑功能网络
机器学习
特征提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衰减皮尔森相关的癫痫脑网络动态分析方法
来源期刊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癫痫 脑网络 立体定向脑电 衰减皮尔森相关 替代数据检验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7-464
页数 8页 分类号 R318.04
字数 40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3208.2019.05.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晓英 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 64 542 12.0 20.0
2 刘伟峰 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 33 271 10.0 15.0
3 孙伟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54 192 8.0 11.0
4 闫天翼 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 4 7 2.0 2.0
5 李若松 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 4 17 2.0 4.0
6 王尊升 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 3 10 2.0 3.0
7 王安聪 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癫痫
脑网络
立体定向脑电
衰减皮尔森相关
替代数据检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双月刊
1002-3208
11-2261/R
16开
北京安定门外安贞医院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29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159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