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齐泽克作品的几个关键性位置都伴有本雅明的理论身影,但这一点常被其浓重的黑格尔和拉康式言语色彩所遮蔽。本雅明的"救赎"历史观确认了革命运动突破的方式,而将神学引入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探讨则是为了以革命的态度确认历史的延续性和继承性。齐泽克通过对该历史观进行符号性重构,用"历史的重复"验证了本雅明所设想的历史在未来中实现的观点;强调了神学作为一种能指,与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寓言性关系;同时,更是在对暴力的反思中续写了本雅明"神的暴力"的思想。齐泽克对本雅明历史观的吸收作为他对欲望理论的一种现实性回应,也为当下理解资本和建构合理的政治理论提供了一种思路。
推荐文章
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历史观的培养
高中历史
历史观
内涵
教学策略
历史教学中培养历史观的必要性研究
历史教学
理解
历史观
简论康德的历史观
康德
纯粹理性
历史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救赎”的历史观与激进政治行动--齐泽克对本雅明历史观的吸收与回应
来源期刊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救赎 神的暴力 激进政治行动 意识形态幻象 欲望主体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9-264
页数 16页 分类号 I2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康雅琼 北京大学哲学系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救赎
神的暴力
激进政治行动
意识形态幻象
欲望主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季刊
北京市西城区华龙大厦B座1605室社会科
2-2995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4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