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深度学习已经成功运用在自然语言、多媒体、计算机视觉、语音和跨媒体等相关的特定领域.然而,这一架构在“端到端”模式下、通过标注大量数据来进行误差后向传播而优化参数的学习方法被比喻为一个“黑盒子”,解释性较弱.可解释性指算法要对特定任务给出清晰概括,并与人类世界中已定义的原则或原理联结.在诸如自动驾驶、医疗和金融决策等“高风险”领域,利用深度学习进行重大决策时,往往需要知晓算法所给出结果的依据.因此,透明化深度学习的“黑盒子”,使其具有可解释性,具有重要意义.围绕深度学习可解释性这一问题,本文从卷积神经网络可视化、卷积神经网络的特征分析、卷积神经网络的缺陷及优化、利用传统机器学习模型来解释神经网络和基于可解释模块的深度网络学习这五个方面介绍现有研究工作.对近年来人工智能顶级会议上关于深度学习可解释性的论文发表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深度学习的可解释性是目前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热点.最后,本文认为深度学习的可解释性研究可从因果模型、推理、认知理论和模型、智能人机交互等方面着手,以构建出可解释、更通用和适应性强的人工智能理论、模型和方法.
推荐文章
SAR图像目标识别的可解释性问题探讨
合成孔径雷达
自动目标识别
深度学习
可解释性
可解释机器学习
重新找回人工智能的可解释性
人工智能
可解释性
演化
不确定性
泛逻辑学
柔性命题逻辑
柔性神经元
数理辩证逻辑
基于进化策略生成可解释性模糊系统
模糊系统
进化策略
可解释性
最简约模糊划分
完备-清晰性
一致性
具有可解释性的OFDM雷达信号识别方法
OFDM雷达信号
机器学习
奇异值熵
流程优化
局部可理解的解释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深度学习的可解释性
来源期刊 航空兵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可解释性 端到端 可视化 智能人机交互 人工智能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智能武器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6
页数 8页 分类号 TP18
字数 75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132/ISSN.1673-5048.2018.006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飞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25 2325 27.0 39.0
2 韩亚洪 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 4 39 3.0 4.0
3 廖彬兵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 1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2)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深度学习
可解释性
端到端
可视化
智能人机交互
人工智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航空兵器
双月刊
1673-5048
41-1228/TJ
大16开
河南省洛阳市030信箱3分箱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41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81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