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燃气轮机排气温度高,可增加底循环,利用排气的余热发电,从而提高燃料总的能量利用率.鉴于超临界CO2循环热效率高,并且具有系统简单、 结构紧凑、 运行灵活等潜在优势,可与燃气轮机组成新型的燃气-超临界CO2联合循环.[方法]为了充分利用燃气轮机排气余热,提出在简单回热超临界CO2循环的基础上,再嵌套一个简单回热循环的布置方式,并以PG9351(FA)型燃气轮机为例,对其热效率进行了计算分析.同时,在系统中增加余热利用装置,可将剩余热量用于供热、 转换为冷量或发电.[结果]结果表明:对于选定的燃气轮机,超临界CO2循环最高温度可达约600℃,循环发电效率约32%,获得余热温度为170℃以上,余热热量占燃气轮机排气热量9%,联合循环发电效率约54%.[结论]燃气-超临界CO2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具有较高的热效率,并且保留部分较高品位的余热,可进一步用于电厂运行.
推荐文章
集成吸收式热泵的超临界CO2循环聚光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聚光太阳能热发电
超临界CO2循环
吸收式热泵
效率
经济性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方式分析
蒸汽轮机
燃气轮机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超临界CO2制冷循环的应用与研究前景
超临界
二氧化碳
应用
研究前景
基于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的塔式太阳能集热发电系统
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
太阳能热发电
吸热器
底循环
余热利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燃气-超临界CO2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来源期刊 南方能源建设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燃气轮机 联合循环 超临界CO2循环 热效率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勘测设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91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541|TM611
字数 34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9.03.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开云 36 137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7(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燃气轮机
联合循环
超临界CO2循环
热效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方能源建设
季刊
2095-8676
44-1715/TK
16开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天丰路1号
201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4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