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皮肤黏膜损害突出,某些皮损或皮损组合是诊断HIV感染的重要线索,也是反映其不同分期的临床标志.抗HIV药物使艾滋病从一种致死性疾病变为可以治疗、但尚不能完全治愈的慢性疾病,目前已经成为治疗艾滋病最重要的措施并明显改善了艾滋病患者的预后.本文对临床上常用的抗HIV药物对艾滋病皮肤黏膜疾病的治疗作用及其副作用在皮肤黏膜上的表现进行介绍.
推荐文章
第一个喹诺酮类抗HIV药物埃替格韦
埃替格韦
HIV
整合酶抑制剂
综述
以跨膜蛋白gp41为作用靶点的抗HIV-1药物研究进展
人免疫缺陷病毒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
艾滋病
gp41
融合抑制剂
CCR5:抗HIV-1药物的新靶点
CCR5
结构
功能
受体拮抗剂
中医药防治HIV/AIDS无症状期皮肤损害的研究进展※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中医理论
阴阳平衡
中药
辨证论治
病毒载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抗HIV药物所致皮肤黏膜改变
来源期刊 皮肤科学通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抗HIV药物 艾滋病 皮肤黏膜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专家笔谈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9-394
页数 6页 分类号 R512.9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能兴 67 332 10.0 15.0
2 喻娟娟 1 0 0.0 0.0
3 张佳 10 63 2.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抗HIV药物
艾滋病
皮肤黏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皮肤科学通报
双月刊
1001-8077
61-1101/R
16开
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52-72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91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1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