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长大隧道其排烟口位置对半横向排烟效率的影响,本文以MemorialTunnel为原型建立1:20隧道模型,其尺寸为42.7 m×0.45 m×0.23 m,并采用坡度为水平和3.2%两种状态,以油池火(甲醇)作为火源,在模型隧道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同时,采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 6.0.1对排烟口位于火源左侧、右侧和两侧对称分布3种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对比数值模拟和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在水平隧道中,排烟口对称分布于火源两侧时,烟气层大致呈对称分布,排烟效率最高,相对于排烟口分布于火源左侧或右侧,其排烟效率能分别提高10.22%~13.58%和7.66%~16.84%;当两排烟口位于火源左侧或右侧时,烟气向排烟口所在位置相反方向蔓延距离增长,排烟效率不存在明显差异.(2)在倾斜隧道中,烟气在火源两侧呈不对称分布,向隧道高端蔓延距离较长;当排烟口仅火源左侧(低端)布置时排烟效率最低,而对称分布于火源两侧时的排烟效率有所提高,较排烟口仅左侧分布提高了33.9%~39.6%;排烟口仅分布于火源右侧(高端)时的排烟效率最高,与排烟口仅分布于火源左侧时相比,排烟效率提高了40.5%~51.6%.(3)倾斜隧道中排烟口位置对排烟效率的影响较水平隧道更为显著,且随着排烟量的增加,该影响程度逐渐减小.
推荐文章
不同排烟口开启状态下妈湾隧道的排烟技术
水下盾构隧道
数值模拟
排烟口开启状态
排烟风量
排烟效率
隧道竖井自然排烟原理分析
竖井
自然排烟
火风压
纺织企业消防排烟系统电气控制的改进
全自动板式排烟口
串联
并联
延时启动回路
地下建筑的火灾特点及防排烟设计要求
地下建筑
防烟分区
机械防烟
机械排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隧道火灾排烟口位置对排烟效率的影响
来源期刊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隧道火灾 排烟口位置 排烟效率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55-1062,1112
页数 9页 分类号 X932
字数 54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7094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梅秀娟 27 390 11.0 19.0
2 林鹏 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6 26 2.0 5.0
3 王国元 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1 1 1.0 1.0
4 司有亮 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 4 1.0 2.0
5 王钟宽 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 1 1.0 1.0
6 吴凡雨 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 1 1.0 1.0
7 高东丽 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隧道火灾
排烟口位置
排烟效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双月刊
0258-2724
51-1277/U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
62-104
195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11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51589
论文1v1指导